
「離家越近,越危險‧‧‧」
是這部電影預告的標題
能看到這部片子
都得感謝學校視聽室有購進
感覺學校視聽室提供的還不錯,能外借3天
首先,要先來談談"前陷風暴"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獲得的獎項有柏林影展"銀熊獎"最佳導演+以色列奧斯卡四項大獎
並創下以色列電影25年來票房新高
可見它真的值得推薦
這部電影一共耗資近200萬美金
不但全片深入以色列北部的黎巴嫩邊界取景
更從以色列出動50輛卡車
冒著戰火波及的危險
將大量混泥土運往邊境
重造片中「波弗特堡」的雄偉英姿
因為波弗特堡現今已成為觀光勝地
而政府也害怕因為拍片又再度引起不必要的戰火
所以拒絕讓拍攝團體在真正的波弗特堡拍攝
下面先來段預告
這部電影在闡述一位年僅22歲的以色列基地指揮官李拉茲
他率領著他的軍隊駐守在波弗特堡的地下碉堡
上級給的,是只能挨打,不能反擊的命令
所以這支隊伍,整天要面臨隨時被飛彈攻擊的狀況
長期待在地下碉堡裡
然而,敵人也不是傻傻的只會亂發射飛彈
他們偶爾也會下重火,造成以色列軍隊人數上的傷亡
這支隊伍,必須完成上級給的命令,又得無時無刻注意的性命安危
直到有一天他們接獲政府決定撤軍的消息
所有的士兵們全都欣喜若狂
只是,這條返鄉路並不如他們預期的好走
這時候,身為指揮官的李拉茲,就必須發揮自己所長去帶領這支隊伍
讓他們能替這場如噩夢般的駐守戰完美的畫下句點
這部片子有幾個地方使我印象深刻:
1. 防爆小組的齊夫的父親,在接受電台訪問時,對於失去兒子這件是他所表示的說法
他說:「我不能說這是政府或將軍們的錯,而是我的錯,我沒有教好我的孩子們,我沒有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生命有多珍貴,失去他,世界就會崩毀。」
2.李拉茲在和上級開會時,有全力發表自己的意見,他提議政府應該授權讓他們反擊,而不是讓他的隊伍整天只有挨打的份
3.在政府下令撤退後,最後關鍵時刻又暫停此命令,剩餘的士兵根本無法接受這個消息,他們認為是時候反抗軍令,自己為保命要緊,但李拉茲堅持要聽命於
上級,他和他的其中一位隊員柯瑞說:「我也一樣,我希望站在這指揮的人不是我,我也希望我能不聽命於上級的指令,趕快和你們一起搭車逃下山,只
是我的身體的某部位告訴我不能這麼做,因為我不希望我們成為落荒而逃的軍人。」
這部電影就像先前獎項贏過"阿凡達"的"危機倒數"
雖然戰爭畫面不多,多半在於隊伍間士兵們的對話
但是,這正是完全拍出戰爭的人的辛苦
他們一樣也會害怕,害怕被殺,害怕死亡
他們也想快點回家,快點離開這個只有挨打的地方
只是他們是軍人,他們必須要鼓起勇氣留下來
有時候,雖然知道死的機率高,但是他們仍得勇往直前
這就是軍人...
另一個重點,就在於指揮官
當一個隊伍裡的士兵們,不再信任於他們的指揮官時
這個部隊就會瓦解、滅亡
所以李拉茲的所作所為都成了電影的焦點之一
他年紀輕,在一當兵時就認定自己會做官,並且一試再試
好不容易才當上指揮官
不過也不幸地被派遣這項艱難的任務
他面臨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驗
因為一切不再是演習,人一死,就甚麼都沒有了
所以他的所有決定,都關係著整個部隊的士兵的性命
稍微判斷錯誤,就再也無法挽回
我看過很多網評
大多都說這是一部史上無敵大悶片
沒錯,主角們完全沒有開到槍
就是不斷的駐守、不斷的被轟
只是,我認為要換另一個角度去看這部電影
才有辦法真正體會到這部電影價值的所在
如果認為沒辦法用別的角度去看的人
我不建議看這部片
因為他真的蠻悶的,連一個敵人的影子都沒有
有的都是飛彈和地雷
所以愛看打打殺殺的人,這部片就不會是你們所愛的
但如果是抱持好奇心態的
我覺得不仿看一看,了解一下戰爭的辛苦
也順便了解戰爭的恐怖
我們應該避免戰爭,因為一切都是無意義的
要認真說來,戰爭只不過是人類欲望強大所引起的
我們應該強力抵制戰爭發生
不要讓軍人們白白送命,到頭來是只為了國家的慾望和權力